戳上面蓝字侨报网或搜chinapress关注我 raygame 们哦
中国的雷竞技外国人居留政策始自1964年。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这个非移民国家的移民之门正以极缓慢的速度打开着。时至今日,“绿卡”在中国仍然看起来像是授予重要人物的贵宾卡,而不是引进人才的通行证。
2016年4月18日,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给NBA前球星、现效力北京首钢男篮的马布里颁发“绿卡”。能够申请通过审核,并拿到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作为现役球员申请成功,马布里成为CBA历史上乃至中国体育界的第一人。图片来源:北京《京华时报》
“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够不够优秀?他雷竞技中国们想到中国定居可不可以?不行,因为按照现有制度,他们没有现行规章所要求的在中国工作的经历,也没有达标的职称。”
这个网上流行的段子其实并不只是笑话,在中国街头随便抓住一个老外,问他是否有中国“绿卡”,恐怕都会得到否定的回答。如果真能抓到一个,那么这人很有可能是大企业的老板或国际知名专家。
2015年6月,中国为适应高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大幅度降低了“绿卡”的门槛。本月中国公安部公布的信息显示,2016年中国共批准了1576名外国人的永久居留申请。这一数字比新规实施的当年增长了163%。相当于2004年中国实施国际化绿卡政策之后10年中年平均数字的6.3倍。
只有“外国友人”可入籍
说到早年到中国的外国人,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肯定是最有名的一个。这位被中国人颇为推崇的国际医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因在手术中受伤而感染牺牲。1949年后,最早被授予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几乎都是与白求恩相似的人物。若以新中国建立为起点,他们是最早在中国定居的一批外国人。
来自美国的马海德(George Hatem)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1936年春末,中共中央想邀请一位公正的外国记者和一名医生去陕北,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情况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宋庆龄当时推荐了两个人,记者人选是如今人尽皆知的埃德加·斯诺,医生即是马海德。
经历了漫长且残酷的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来自美国的医生便申请加入中国国籍。1950年,他的申请被批准,同时被任命为中国卫生部顾问。马海德成为第一个在中国以正式身份定居的“外国人”。
除马海德外还有同样来自美国的陈必娣(Betty Chandler)、来自奥地利的理查德·傅莱(Richard Frey)。这些曾经的外国人都有着类似的身份和经历背景,度过了那个历史更迭的年代,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可复制,“国际友人”一词也不会再重现。
实际上中国在1964年曾经出台过一部与外国人定居有关的法规。这部当年由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居留、旅行管理条例》,明确了外国人在中国定居的身份问题,当时中国向在境内的外籍人士发放“居留证”,这种蓝色的塑料皮的证件当时被戏称为“外国人户口本”。
这种“居留证”与现在的绿卡明显不同,对于在中国的侨民,基层公安部门都会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监管,对居留证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还限定了其活动范围。以北京为例,外国人活动的范围是以天安门为中心的半径为20公里的区域内。离开限制区域需办理旅行证。
这种情形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逐渐打破。1984年,定居在中国的外国人才开始可以不受区域限制的活动。
有绿卡无细则的“荣誉”
其实在1980年以前,长期留在中国的大部分外国人身份都处于模糊状态。当时中国尚未颁布出台国际法,类似“如何入籍”、“是否允许双重国籍”这些问题都无法可依。除了那些特事特办的“外国友人”以外,多数外国人只是办证居留而已。
198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明确,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只要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相应条件之一的(包括中国人的近亲属、定居在中国的、有其它正当理由)就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不过因为缺少具体操作缺乏细则,其实并没有多少外国人成功获得中国国籍。
1985年《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出台。这部法律规定,外国人因任职或就业来华,获得的居留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如需较长时间居留,则需按规定逐年申报延期。尽管只有1年的居留期,自1985年至2004年的20年中,获得临时居留权利的外国人也仅有3000人。
现在意义的“绿卡”概念,即永久居留权在当时的法律中虽然已有规定,但是这部法律并无实施细则,即并未明确具体哪些人可以获得永久居留权利。这项权利在当时更像是一种荣誉,仍然参照建国时“国际友人”的标准颁发给那些有特殊贡献的外国人。这种贡献通常是投资成就或者是技术贡献。
1984年,湖北省的武汉柴油机厂经人介绍从当时的西德请来了退休厂长格里希。按照当年出版的《瞭望周刊》的报道,这位德国老人用两年的时间迅速改变了这家落后的国营柴油机厂的技术水平,“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处于中国国内领先水平”。
虽然格里希1986年从武汉柴油机厂退休后并未定居在中国,湖北省还是授予了这位德国老人“永久居留权”。这种状态从当时的新闻报道中即可看出。
1999年,在湖北投资的日本三泰株式会社社长常川雅通获得了湖北省颁发的永久居留资格证书。当年10月的机关刊物《今日湖北》报道这一事件时称,“三年来仅有8位外国人获此殊荣,常川雅通是其中最年轻的幸运儿”。
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即便是上世纪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已经对外国人才和投资者有了极大的需求,地方管理者希望通过“绿卡”来留住这些人。然而条件严格,据新华社2014年的报道,2004年之前的20年中,只有50多位外国人获得了中国绿卡。
缓慢放开的十年
中国移民政策跨出第二步是在2004年,这一步又走了10年。
这一年的8月,中国公安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布施行《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早在20年就已被法律提到的“永久居留”政策终于有了实施细则。
在这部管理办法中,申请绿卡最重要的指标仍为两项,即直接投资和职务、职称水平。对应的要求分别是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四年、四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三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民间调侃中,说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不符合中国绿卡条件的依据也就是上述两条。
在这部法律的框架之下,中国政府把当年的第一张绿卡颁发给了已经在中国居住56年的美国老人寒春(Joan Hinton)。她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1948年,她和丈夫受斯诺所著《西行漫记》的影响来到中国延安。这对美国夫妇在中国并未参与原子弹研究,而是潜心于奶牛养殖和牛奶质量改善。先后曾在中国的机械工业部、农机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担任顾问。
在2004年之后的10年中,虽然中国绿卡的申请有了具体标准,但是最终能通过申请者仍然寥寥。新华社2014年的报道称,自2004年开始,平均每年获得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只有248人。
新华社的上述报道甚至直指绿卡政策之严苛。报道称,外国人如果想申请在中国的永久居留权,条件繁多且严格。比如,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
这一阶段拿到中国绿卡的人数虽然较10年前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是发证机关看起来仍然只偏爱那些重量级的教授和大企业的法人。身份相对平常的申请者仍然被挡在看不见的玻璃墙之外。
郑州科技学院的外籍教师史蒂文(Steven)申请“绿卡”就曾遇到这样的门槛。2009年史蒂文第一次申请“绿卡”被拒,原因是2008年他曾返回美国照顾父母,时间略长,没有满足在中国居留满5年的条件。但管理办法的条款中并未注明教授每年需要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但是那一次被驳回之后,他又等了5年,到2014年才申请了绿卡。
2014年9月30日,中国国务院称将逐步放宽中国绿卡门槛。2015年6月,中国公安部再次发文扩大了可申请者的就业范围。北京首钢篮球队的著名外援马布里成为此次政策变化后的第一个受益者。
这次扩围让2016年的绿卡发放数字变成了历史性的1576。这是否是中国移民政策的第三步,目前仍难定论。
注:本文系侨报独家策划专题 [中国绿卡大门渐敞] 系列之三,感谢关注。

戳如下标题回顾

系列一:
人才绿卡试点满周岁 中国绿卡大门渐敞
系列二:为中国绿卡松绑 应建华侨身份证制度
本文为美国侨报原创系列稿件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记者:张涵
编辑:勉筝
小编:高侨
小侨按:
各位小伙伴们,本微信号要搬家啦!现在的微信账号即将停更,新公众号已同步推送侨报每日最新热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小侨的支持与厚爱,小侨希望在新号里也能继续为大家服务~ 大家要记得关注新号继续来找小侨哦!
新的公众号为美国侨报
搜索查找新号请输入:
uschinapress
或者长摁下方二维码扫一扫进入美国侨报。
侨报现正火热招人
我们需要:
新媒体实习生:
擅长稿件撰写/对新媒体语言和操作熟练掌握
热爱新媒体/有运营经验的优先
新媒体总监:
需较强的创业、策划、执行能力/带领团队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简历请投:
jamesyang@uschinapress.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条评论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发表评论